发布日期:2024-12-20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
环岛和立交桥是交通枢纽的代表,属于北京这类大都市中最关键★、最富聚集性的公共空间。然而那豆完全被隔离在外(或者说★★,也是主动选择置身其外)★★,乃是以一种无动于衷的姿态对其加以观看★★★:汇集了复杂社会秩序的公共空间,在此成为了私人经验里的纯粹景观。甚至在石一枫的叙述中★,个体对这种景观的态度完全可以是不屑的、冷嘲热讽的。例如★★★,那豆家以前曾经在胡同深处的家里养过一只八哥,但由于那时家里生活不顺、常常有人骂街(这一细节背后,无疑暗示有宏大的社会转型历史语境背景),八哥也跟着学会了骂人★★,最终不得不被放走(赶走)★。在这一情节里,八哥以模仿代言的形式,带着高度私人化的情绪,飞向了外部世界的公共空间核心地带★★★,一并带去了日渐萎缩的私人生活对不断侵蚀压迫个体日常生活的公共世界的怨愤和不屑之情★★★:“八哥振翅高飞,飞出二环路,飞向CBD★,满北京地散布★‘大傻’和‘小丫挺的★★’去了。”(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而这种愤懑之情的背后★★,无疑是公共空间功能性意义在特定群体经验结构中的无效化★★★:公共空间的秩序每天都在高速运行且显得无比繁荣,但对于活生生居住在这一空间(甚至是北京二环内这样的空间核心地带)内的许多个体来说★★,空间身上那些火热的功能性意义★★,却是拒绝自己靠近★,因而对自己来说是全然无效和无意义的。
原标题★★:《理论与批评 李壮:瓦解与重造:当下小说中的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
如何以新的方式开掘★★★“地方”★★★,这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话题★★★,但不是我在此要讨论的内容★。我在这篇文章中想谈的乃是空间书写的另一个维度★★★:不是关注“地域差异”★★★,而是聚焦“场域差异★★★”,具体来说,便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二者间的张力关系★★。
在中篇小说《平原上的摩西》中,红旗广场作为公共空间★★★,实现了一群人的聚集和同一种话语冲动的聚集(在这个例子中★★,资本家庄德增的出现★★★,只是作为一种外部异质视角的介入,他并没有下车,也没有共情,也就是说,即便在物理距离已经离得很近,可以算是充分介入的情况下★★★,庄德增依然没有成为人群及其★★★“公共”的一部分),其背后的记忆和情绪都带有鲜明的公共性和可通约性。这类情形在双雪涛的小说中颇为常见,除了红旗广场作为公共地标多次出现★★★,另外一些具有公共意味的空间(如各类厂区★★,尤其是小说《光明堂》里的教堂)也承担着类似功能★★。但同时,在双雪涛的笔下★★★,红旗广场这类几乎已经被符号化了的公共空间,又常常显示出(或被有意赋予)极强的个人化想象和私人象征意味。在中篇小说《飞行家》中,白天的红旗广场被切换到了深夜无人的红旗广场★★,在人群散去之后出现在这里的“不速之客★”,将这一公共空间变成了秘密生活和秘密梦想的基地:“我的印象里★★★,红旗广场是有灯的,但是今天没有。不知我的记忆有误,还是这个钟点我没来过★★★,这个钟点没有★★★。四周的老式八角灯都黑着。上面的大理石砖非常平整,比我记忆里的还要光滑★★★。毛立在正中★★★,底下是一圈黑影。我抬头看了看高举的右手,在黑暗中那手显得特别和蔼★★★,平易近人。我哥说,据说广场过去有鸽子。我说★★,是吗★?他说★★★,据说有,后来不知为什么没了,可能是冷★★★。从正面转过去★★,我看见在的背面,有几个人★★★,正在忙一个什么东西。我又走近前几步,看见了我二姑夫。他手里拿着一个应急灯★,正在指挥”(双雪涛:《飞行家》)。二姑夫和朋友们正在红旗广场组装自制的热气球★★★,他们居然打算乘坐这种热气球飞去南美洲——以一种超现实的、几乎是完全荒诞的方式,二姑夫李明奇希望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这是对现实生活的宣言般的叛逆:在一处最熟悉、最能体现不可更改的现实空间秩序的所在★,一群人开始密谋对这种秩序和这片空间的彻底离弃★★。公共空间在此被施以了奇迹般的“私人转换★★★”,公共记忆和社会历史也因此过渡到了个人史的领域:如同社会时代的历史与个人的精神历程在双雪涛笔下是一枚硬币难以被分割的两面★★,冷僻的广场★★★、荒废的工厂同溃败失望的人也同样构成了相互阐释★★、相互表征的关系。在此种意义上★★,当公共空间只有在这种“私人转换★”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依然活着的意义,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曾经被公共空间所召唤生成出来的那种(或许是上一代人曾经赖以为生的)集体认同感和普适性话语效力,终于迎来了它的溃败。
总而言之,在当下小说★★、尤其是大量年轻作者的小说中★★,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空间(用于共同体内部的相处、交流),其功能性和含义意指的明确性正在消散。而纯粹的私人空间(用于孤独的个人与自己进行修复性相处、重建人与本质世界之间的古典对话关系),则又不断受到切割★★、侵蚀★,其边界在缩小也在变得模糊。其结果是,公共空间难以整合行动和话语★,而私人空间难以安置情感和自我认同。在资本和消费的意识(或动机)催化下,二者间发生着新型的混合和转换,生产出愈发抽象、也愈发具有统治力的★★★“公私难分”★“公私互换★★★”的当代新空间体验——在这里★★★,一切行动和情感都被高度地精细分工化、个体之间的隔膜区分几乎变得绝对,所有人又都无处可躲般地被同一种时代逻辑强力卷裹涤荡★★;而同时,我们又时常以个人化的方式展开抗争★、对空间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秘密的置换和改装★★★。因此,对公共空间的追念和改写★★、对私人空间的困守或捍卫★★,常常出现在小说的故事里;而更加频繁出现的场景,则是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化、边界渗透、关系重造。
这便牵涉一种极富时代性也极具张力感的空间体验:在“我”的空间与“我们”(甚至“他们”)的空间之间★,既充满了暧昧的混淆,又出现了深刻的剥离。犹如李敬泽所言,这里呈现出一种空间性的时代精神征候★:★“这里有一种深邃的自我厌弃,这种厌弃★★★、这种不堪自照的震惊从何而来★★★?正如小说所暗示的:这是空间的丧失,这个人,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忽然意识到,他所能够辨认的世界只有脚下的‘一小片地面★’……世界之广大只是一种修辞★★★,可以言说,但走不过去,也难以想象★★。★★★”(李敬泽:《一句玩笑,换了人间》——甫跃辉:《动物园》序)
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失乐园★★”故事、一场反向的“成人礼”★。如果说《丢失者》暗示我们,一种剔除了公共关联性的私人生活往往令人恐慌★,那么《夜晚的潜水艇》告诉我们的则是,这种剔除在本质上便是不被允许的——即便其私人空间的疆土已经退却到了一个人的脑袋里面★★★。在今天★,一种完全私人化的空间想象与空间隔离,已经很难实现,强大的当代社会秩序对主体的裹挟和改造早已打破了这些所谓的界限。汉娜·阿伦特专门论述过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在现代社会中的“分界消失”问题,她认为★★★,自城邦时代以来★,“与家庭和政治领域相应的私人生活空间和公共生活空间始终是两个截然有别的、独立存在的实体”(\[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版)★,但现代社会的建构和崛起却模糊了二者的分界线,无差别地裹挟和征用了两种空间(及人在其中的行动):★“社会通过施加无数各式各样的规则,使它的成员都‘规范化’★★,排除任何自发的行动或特立独行的成就”(\[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版)★★。在一种现代性的改造中,私人空间的边界正日益消散★★★,随之消散的还有灵魂的个体化锋芒。
私人空间里的自我安放是一种幻觉,对公共空间的抵达则又是一种奢望。甫跃辉笔下出现的,是从私人空间一路延伸至公共空间的“空间丧失感”和★★★“孤身一人感”★★:个体只能以功能因子的符号性存在介入生活,寄生于空间却无法把握空间★★★。而在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里★★,人物的私人空间则是被公共世界的现实生存逻辑所强行打破,个体与其说是有效抵达了公共世界,不如说是被强制卷入了公共生活。故事中★★,主人公陈透纳在夜晚将整座家宅想象为一条潜艇,把它★★★“开出去”行驶在浩瀚的太平洋中。这种空间位移、空间逃离,在形式上来自于对现实空间的改装改造★。改造前的空间,关联着学习★★、高考、升学★★★、谋生等极其现实性的逻辑与命题,主人公一再表现出自己对这些命题的厌倦、无兴趣以及无能。改造后的空间,则变成了想象力完全放飞的场域,主人公可以沉溺其中★,去做一些全然无功利的事情,例如探索海底★★。通过想象力★,小说的主人公建构出一个个完整真切的悬浮幻想世界,那种强大的想象力量甚至足以凿穿幻想与现实的★★★“次元壁”。那是只属于陈透纳一个人的孤独而自由的空间★★★,其与现实世界的接通方式也是全然个体化的——占支配地位★★、制定游戏规则的,不是“世界”而是★★“我”。然而这一空间最终还是被公共化的现实逻辑所捕获和取缔:终于有一天★★★,父母严肃的谈话及其发自内心的担忧★★,使主人公不得不放弃他的幻想遨游★,“高考、就业★、结婚★、买房,这些概念从来都漂浮在我的宇宙之外★★,从这时起★★,才一个接一个地坠落在我眼前,像灼热的陨石。我才意识到这是正常人该操心的事”(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在那一刻,一个人的少年时代结束了。
李敬泽老师的上述文字★★★,谈论的是甫跃辉早年间的一篇短篇小说《丢失者》。在这篇小说里,现代个体生命的不安与孤独状态,是经由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混淆,进而是私人生活世界自足性的动摇,来表征出来的★。《丢失者》讲述的是现代人★★“丢手机”所导致的慌乱。手机是私人世界边界意识的最具体的物化表征(想想锁屏密码和当下流行的防窥视膜便可明白)★★★,但也是私人空间同公共空间联通互渗的直接路径。小说主人公顾零洲的手机丢了,随之丢失的仿佛还有他的身份与一切生活秩序★:他害怕别人联系不到他★★,或者说,害怕自己因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临时“掉线”而被永久性地剔除和替换掉(“五百多个号码啊,现在★★,那些号码的主人再也联系不上他了。他就像一只狡猾无比的鱼,从五百多根绳索织成的网中溜掉了……一个人要消失,竟然这么容易★★★”(甫跃辉★:《丢失者》))。在这里,手机是私人物件★,手机背后的生活空间原本也都是私人空间(例如小说中,顾零洲手机的首要功能,便是同女友保持联系);然而,私人生活的自足,却首先依托于公共世界里的身份★。在手机丢失(一种社会公共身份丢失的偶然隐喻)之后★★★,顾零洲开始变得心神不宁★★★,仿佛自己在一切空间里的真实在场竟都是不可证实的★、也无法转换出现实的实践性意义。更有意味的是,手机这象征性的私人空间内,时不时会忽然闯入来自公共世界的陌生入侵者★:就在顾零洲的手机丢失之前★★★,他莫名接到了陌生女人从郊区打来的求助电话,对方也是手机丢失、迷了路★★,只好用公共电话随机拨出号码求助★,刚好就打到了顾零洲这里。陌生号码的侵入★★★,暗示了手机这手掌见方的小小私人领地之外更大的公共世界,也暗示了任何空间的封闭性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其秩序规则和事件逻辑也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在小说里,私人空间和个体身份提供的安全感是虚幻的——手机会随时丢失,手机的丢失又使得顾零洲感到自己的身份似乎变得可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有可能被重要和必要的事情错过。直到更换手机★★,与公共世界重新建立联系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和自己的世界竟是可有可无的——手机丢失期间并没有重要的事情发生,甚至女友都没有联系过自己。一种深刻的虚幻感出现了★★,虚幻感背后是无力感和渺小感★。随之被唤起的★★★,还有对公共空间里的无数处境相似的陌生个体的共情:小说最后★★,顾零洲真的奔赴陌生女人求助的地点,然而他显然无法找到任何人★★★,也无法找到任何有意义的答案★。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私人空间所能够带来的休憩性和放松感,常常以珍贵的姿态被凝视和托举出来。进而,在空间的公共身份和私密想象之间,也出现了隐秘的改装与偷换——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生产空间”(★★★“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空间”)和★★★“生活空间★”(“生产力再生产的空间”)(参见张柠:《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三年版)之间的混杂合一★★★:以往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都各自具有相对的绝对性和封闭性★★,如今它们则正相互敞开、相互渗透。电话座机和信件收发室(绑定于办公室特定空间)被手机和电脑取代(绑定于个人主体和虚拟空间)★★★,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可以在手机上以纯私人身份过私人生活(俗称★“摸鱼★”);而反过来,一个人坐在饭桌前或躺在家里的床上又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处理工作事务,私宅在此变成了办公室的空间延伸。对于信息时代的许多自由职业者(例如网红★★、编剧★★、网店经营者等)而言,则家宅本身就是公司★★,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几乎合一。甚至生活本身都可以被生产化:以手机直播为例,就观看者而言,个体日常生活常因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而被生产吸纳(例如一个人躺在床上刷手机的时候,已经以★“流量贡献★★★”的方式无意中卷入了生产链条),而反过来,就直播者而言,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展示在今天甚至又变成了一门生意★★★,生产的方式和内容本身就都是生活。今天,人们不必再通过特定的仪式(如日出日落自然时间信号或工厂上工铃声)和划定明确的场域(如田地、作坊或工厂车间)来指认生产活动的开启★★★、实现对生产行为的进入,劳动亦脱离了人群集体的空间性实体聚集;而个人生活则被生产行为不断侵入,随着生产模式的多样化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办公时间/办公地点”对生产活动的限制规定大规模失效,本属于私人的时间和场所随时可以被工作所征用。
在双雪涛的笔下★,红旗广场这样的公共空间展示出它“纪念碑性”作用背后的现实性虚弱,也展示了曾经聚拢在广场上的人群是怎样被依次地甩出时代之外、在时空的更新迭代中遭到遗弃贝斯特公司最新消息。石一枫同样经常写到个体在标志性公共空间面前“游离其外★★★”“格格不入★★”的感觉。在长篇小说《漂洋过海来送你》中★★★,主人公那豆居于北京★,却从没有真正融入那座名叫“北京”的现代化大都市:他是老胡同的原住民★,如同他所栖居的空间已经成为类似活化石的存在,他自己的生活也始终在这座都市中现代★★、繁华★★、忙碌★、高速运转的一面保持着奇怪的距离★★★。那豆喜欢在每天上班之前★★,远远地(也是冷眼地)眺望这座城市密度极大、运转极快的“公共空间枢纽”——
★★★“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八哥一句,太阳也由红变白,照散了环岛上方的薄雾★★★,照出了远处立交桥下丰沛起来的车流。不多时★★★,那车流渐渐停滞了★★★,开始了这片地方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拥堵。环岛四周的地铁站口也涌出人来,有时候那豆想★★,瞧这些人那乌泱乌泱的架势★,真说明他像新闻里说的★★,生活在一个泱泱大国★。而这景象也说明时间差不多了,于是他站起身来★★★,对爷爷说★★★:★★★‘那您歇着,我上班儿去了。★★★’”(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
这背后隐藏着某种系统性的文明运行逻辑★,或许与大卫·哈维所称的“时空压缩★★★”现状有关:“这个词语标志着那些把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品质革命化了,以至于我们被迫★、有时是用相当激进的方式来改变我们将世界呈现给自己的方式的各种过程。我使用‘压缩’这个词语是因为可以提出有力的事例证明:资本主义的历史具有在生活步伐方面加速的特征★,而同时又克服了空间上的各种障碍,以至世界有时显得是内在地朝着我们崩溃了”(\[英\]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三年版)。资本借助金融体系而实现了对空间时间的灵活跨越★★★,★“空间障碍越不重要★★★,资本对空间内部场所的多样性就越敏感★,对各个场所以不同的方式吸引资本的刺激就越大”(\[英\]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三年版),以至于空间类型的边界和空间想象的独立性在资本的运行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可以被资本之力随意改写转换★。从工作关系到工作内容(朱灵境的工作内容,在本质上属于将受众的私人生活和私人兴趣,最大程度地纳入到资本生产转运体系之中),朱灵境的生活世界都在被社会化的生产秩序所决定★、所规范★、所卷入、所同化。
相比于私人空间的消散和溃败★★,公共空间有时依然在小说中部分地保留了其经典贝斯特公司最新消息、甚至古典性的功能:它是个体与他人相逢、共在的场合,也发挥着对共同记忆的凝聚作用★。但在当下小说里★★,这种书写大多带有某种“挽歌★”色彩,作品对公共空间古典功能的注视,来自于其对“公共空间(及其集体想象)即将消亡”的意识。
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在最基本层面上乃是客体化的空间、是欧几里得和牛顿意义上的空间★★:它在那里★、它客观存在、它自行成立,然后人出现在其中,并在与之碰撞的过程中滋生出故事与意义。然而★“场域”却从一开始便优先内蕴着人的主体视角:任何空间的“场域”身份,都不是由自然规律先天赋予的,而是由凝聚在其中的社会关系所生产出来的★★★,它不再是欧几里得意义上的空间,而已经成为了列斐伏尔意义上的空间。在其中获得凸显的★★,是空间与个人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定义的方式★★。在此意义上,小说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问题,也就是在“我”的意义上如何定义和体验空间的问题:在这一空间内,占支配地位(这种支配性往往可以直接投射和体现在小说叙事中)的主题,究竟是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与石一枫笔下的那豆不同,笛安长篇小说《景恒街》里的女主人公朱灵境★★★,则是一个过着高度公共化生活、完全沉浸在信息密度最大的公共空间中的角色。换言之,不同于双雪涛和石一枫笔下的那类“旧人物”,她是行走在当代空间典型处所、战斗在时代经验核心领域中的某种“新人”。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在“景恒街”(小说里这是一处上市公司密集、货币流转量极大的金融街地界)。这类空间是充满刺激和活力★★、也同时使人筋疲力尽的。主人公在这里——以及可与此处相类比、相关联的其他一系列衍生性/同类项式的空间地点——反复地体验到堵车所带来的崩溃:她感慨在国贸桥这种地标性空间场所里★★,只有通过堵车才能实现众生平等★。朱灵境所做的事情是包装和打造“爱豆”(娱乐偶像),因此可以说,她不仅在标志性的都市公共空间(如交通枢纽、上市公司办公大厅、高档餐厅和各类谈判桌)中穿梭来往度日★,并且其工作内容就本质而言,就是为娱乐偶像和其粉丝们凭空创造出虚拟(网络社群空间)或现实(线下见面场合)中的新型公共空间——这种空间★★★,乃是把私趣变成生意的场所。朱灵境在人群簇拥和灯光照射之下过着自己的生活,她所身处的空间是极度公共化的,甚至,她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把更多的私人空间都变得更加公共化。
★★“灵境喜欢独自在停车场里坐一会儿★★,比方说加班回家的深夜★★★,还比方说像今天这样★★,疯狂的一天结束之后——也许已经凌晨。总之,当她可以确定★★,有一个奢侈的长夜在眼前★,不需要跟任何人打交道的时候。她抬起僵硬的胳膊转了一下车钥匙,这个小动作都做得十分勉强。四五月间的天气用不着冷气也用不着暖风,车子一旦熄火,广播的声音也戛然而止★★★,她的银色大众CC停止了呼吸。而她,也跟着‘小白龙’一起,堕入停车场的幽暗之中。有一点点光洒在她面前的通道上★★★,对面那排车位上停着的车沉默不语。如果正对面的那台Mini Cooper突然之间自行点亮车灯★★★,并且跟她的小白龙打声招呼:你今天这么晚……她也丝毫不会觉得奇怪。她相信所有这些车都在等着她离开★★,不过好在,每一次它们都极为耐心,相安无事地等着她在车里发呆★★★,然后目送着她往电梯的方向走★★★,灯光把水泥地映照成深深的湖底★★★,她不小心踩到了地上的光线★”(笛安:《景恒街》)。
这其实是另一重维度上的★★“压缩★★”与“重造★”,是不甘窒息的个体对空间面具的剥离与对自我内心的再梳理。与人的公共性接触及其背后的★★★“无法从空间中逃离”的感觉★★★,带来了深深的疲倦体验,却也构成了当代人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存前提。为此,个体不得不奋力争取对私人空间的维护,甚至抓住一切机会将原本属于公共的空间变为私人的★★。在上文所引用的这段《景恒街》文字里,停车场本身是公共空间★★,但人物选在一个剔除了其他人的时刻(比如深夜)★★★,通过有意识、无目的的滞留(脱离公共生活效率原则的反常行动)★★,将这里变成了与自己独处的私人空间★★。同样,原本用于在公共领域里穿梭的功能性空间载体“汽车”★,在这种语境之下也变成了难得的既有限又封闭的私人空间(这辆车甚至被赋予了一个私属的拟人化姓名“小白龙★”)——在这里,人物“堕入幽暗★★★”★★,又仿佛看到了光、感受到救赎★★★。这背后是巨大的、在多数情况下无法被实现的内心情感需求,也显示出不断退缩★★★、被切割和侵入的私人空间对个体生命内心的独特维持作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文学地理的话题之所以在今天被反复谈论★★,是因为历史体验的强度和时间叙事的动能正悄悄衰减,我们不得不更多地转向空间的场域里去激活自我发现贝斯特公司最新消息、完成自我表达★。然而对空间的书写同样难题重重★★★。难题之一便是,对新一代作家来说,空间经验的时间维度正在消失、地域经验与身体经验正在剥离。我们是在“瞬移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滴滴打车APP★★、高铁站与飞机场结成的技术网络使我们习惯了近乎同时性地出现在任意地方,对空间距离的轻易克服,令我们对空间点位(不同地方)的差异性认知也趋于麻木——当阻力消失,动力也就变得可疑,加之全球化时代的空间景观原本就趋于同质化,当下时代的写作恐怕已很难再以传统的方式(比如像福克纳与莫言那样)继续向“地方性”借力。
这种“边界消失★”“互为延伸★★”的情况★★★,与“公共空间/私人空间★★★”里发生的情况是一致的★,因为“生产/生活★★”与“公共/私人★★★”之间本来便存在着重合度极高的对应关系★。空间的绝对界限正在消失或变得模糊而呈现为混在状态,这种“混在★”已经成为新世纪信息时代生活图景的某种“新常态”。正是在这种空间想象的相互转化与彼此渗透之中,越发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原子化的个体生命处境间的辩证关系被凸显出来,随之凸显的,还有既热烈又孤独的生活世界。而就文学,尤其是小说叙事而言★★,这种数字信息时代新的生活样态和空间张力,也的确正带来新的观察和书写方式——因为,今天的人物与空间的关系、人物在不同类型空间场域中穿行时的心理结构和行动模式★★,都已然同过往(农耕文明时代或工业文明时代)大为不同。
双雪涛笔下的红旗广场便是如此。刘岩曾提到,“红旗广场的毛,我见过★★★,双雪涛的小说★★,尤其《平原上的摩西》中对这个建筑的叙述是在真实基础上的虚构★★。很多批评家都注意到了《平原上的摩西》里的毛,而我更感动的是毛的下面★★。小说里有一个情节,要改造广场,拆掉毛,很多老工人就去保卫毛,连资本家庄德增也忍不住打车去看毛,他把毛体认为★‘故乡的一棵大树★★’。这似乎是一种跨越了阶层的城市空间认同和历史认同”(鲁太光、双雪涛、刘岩★:《纪实与虚构★:文学中的“东北★★”》,《文艺理论与批评》,二〇一九年第二期)。庄德增认为人们聚集在此★、抗议广场改造,是因为念旧★★★;出租车司机则认为,人们聚集在此,是因为“不如意”(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念旧是情感行为★★★,不如意则关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具体生存处境★★。无论如何,公共空间在这里都提供了革命年代结束之后、市场经济语境中非常少见的人群(尤其是陌生人)聚集之所:这种聚集,既是肉体意义上的人的聚集★★,同时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话语的聚集——人们聚在这里★★,说话或不说话,都表明了相似的、共同的意图,即怀念或者不满。这是对革命时代(和有关革命时代的文学书写)里“广场聚集”火热场景的某种追忆★,或者也可以说★★★,是对其的戏仿、降格甚至反讽。
在我们过去的文学叙述中,一种非常基本的模式是★★★,人物在私人空间里建构和修复自我(认清并强化★★“我是谁★★”)★,在公共空间里关联和确认自我(把“我★”与★“他们”关联起来并实现自我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但在当下,两种空间的传统功能以及这种功能所关联着的传统空间想象,似乎都在塌陷。如今在私人空间里,自我变得可疑、苍白、难以单独成立。而公共空间的传统的纪念碑性意义又在坍塌★,共同体幻觉日益消散★★,同一空间对身处其中的各个个体的意义开始变得差异化、破碎化,乃至彼此不再相关。